【摘要】美国相关判例、立法的发展历史表明,美国专利辅助侵权制度的发展史是一部专利辅助侵权制度与权利滥用原则及修理原则之间冲突与平衡的历史,而这实际上是专利法上专利权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冲突与平衡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一历史的考察,可以为我国专利辅助侵权制度的设计提供若干启示。
【关键词】专利辅助侵权; 权利滥用; 修理原则; 利益平衡;
【部分正文】专利辅助侵权制度发达于美国。在美国, 辅助侵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辅助侵权包括诱导侵权( Inducing Infringement)和狭义的辅助侵权(Contributory Infringement)。¹ 诱导侵权是指积极诱使他人侵犯专利的行为。而狭义的辅助侵权, 又称典型的辅助侵权(Classic Contributory Infringement), 则仅指提供发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供他人侵犯专利之用的行为。在美国, 对辅助侵权概念的使用经历了从广义到狭义的演变,这一过程中的分水岭即1952年美国专利法修正案。该修正案将诱导侵权与辅助侵权写进法典, 并明确将辅助侵权限定在狭义范围之内。自此以后, 辅助侵权一般均在狭义意义上使用, º 而本文也是取其狭义。
辅助侵权制度之产生源于专利法中的一个漏洞, 即如果某人不生产他人的整个专利产品, 而故意制销一种较完整的专利产品仅缺少某一组成部件的/非完全0产品, 此时若根据专利一般侵权的判定原则, 其行为并不构成侵权。为弥补这一漏洞, 遂生辅助侵权制度, 而对上述行为形成规制。举例而言, 如果甲的专利产品是一种由灯座与灯罩组成的改良煤油灯。而乙并未制销整个煤油灯, 仅仅制销了作为该专利产品主要组
成部分的灯座。这样, 由于乙并未生产整个专利产品, 因此按照一般的专利直接侵权制度, 其行为并不构成侵权。但毫无疑问, 消费者购买该灯座后可以自行再购买一个灯罩, 从而很容易地组装出一个专利煤油灯产品, 因此, 乙的行为在实质上与侵权无异。这种行为便是典型的专利辅助侵权行为。» 对这种行为加以规制的制度就是专利辅助侵权制度。就其本质而言, 辅助侵权制度系对专利保护范围的扩张, 即将专利的保护范围从禁止他人制销完整的专利产品扩张到禁止他人制销作为专利产品主要组成部分的产品。而这种扩张直接动摇了专利法上的利益平衡, 于是在美国, 以权利滥用原则和修理原则为主的对抗势力¼ 相应而生。双方对抗的最终目的无非是为求得一个利益的平衡。而平衡向来说起来容易, 做起来难。在美国, 人们为其倾注一个多世纪的智慧而至今尚无定论。美国辅助侵权制度成文化的主要推动者G iles S. R ich法官即感言道,/ 如果说专利法是法律中的玄学, 那么辅助侵权问题则是专利法中的玄学0。½ 下面, 本文即对美国专利辅助侵权制度与权利滥用原则、修理原则之间冲突与平衡的错综复杂历史加以考查, ¾ 并将于此过程中就专利辅助侵权制度的范围所形成的虽未臻明晰却也有章可循的界限做一描绘, 以期对我国辅助侵权制度的构建供输比较法上的营养。
一、1952年前辅助侵权制度与权利滥用原则的冲突……
二、1952年专利法的颁布及其平息冲突的努力……
三、法院对1952专利法第271条的解释及仍未平息的冲突……
四、1988年修正案的颁布及其对冲突的模糊处理路径……
五、修理原则与辅助侵权制度的冲突……
六、美国专利辅助侵权制度上的利益平衡历史对我国的启示……
【查阅指引】法学评论, 2010年 05期